辉煌游戏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攻略 > 

火球术简史:烈焰永远照亮游戏的世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2:33:22    


任何一名玩过奇幻游戏——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桌面游戏——的玩家,都曾遇到过一个叫做“火球术”的法术。这招乃是法师职业之终极大招,专门用来快速消灭大批敌方目标,同时有的时候呢,也会在无意之间顺手造成一些友方伤害。

事实上,火球术的历史可是和奇幻游戏本身一样悠久的。这个法术乃是游戏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常量之一,一直流传于龙与地下城、万智牌、以及现在那些与它们一脉相承的电子游戏中。虽然其大致发源于主流奇幻文学之中,不过一旦游戏人开始将魔掌伸向它,他们很快就将火球术纳为己用,将其改造成了一种高效易用的游戏机制。 随着大火球熊熊的烧入了它知天命的年纪,现在我们可以来研究研究火球术的起源和演变了,例如它的击倒效果、豁免检定、持续伤害、以及其永不燃尽的魅力。往大了说,火球术的历史就是奇幻游戏的历史。

第一颗大火球

战争游戏(wargame)的骨灰级玩家都知道,火球术的历史可比《龙与地下城》要更古老。这个法术早就出现在奇幻战争游戏《Chainmail》中了。不过最近有另一项发现浮出水面,原来《Chainmail》中的火球术也是从一款更早的战争游戏中借鉴而来。早在1970年,一名叫生活在波士顿地区、叫做Leonard Patt的桌面战争游戏玩家一时兴起做出了一套以中土为设定的简略规则集。其中除了有树人、兽人、巨龙等等固定配备以外,这套规则还特意引入了一个战争游戏的职业,名曰“法师”。而这个法师职业的攻击手段之中,唯一的魔法攻击就是一个被Patt命名为“火球术”的法术。这种“火球术”可以从很远的距离外造成火焰伤害,可以烧死绝大部分的普通单位,不过比较强大的人物,例如英雄,就可以通过豁免检定的方式来避开伤害。

中土世界的法师很少施展炫酷的法术。甘道夫和萨鲁曼都不会四处乱砸造成爆炸的火球。最接近的场面可能就是在《霍比特人》中甘道夫向座狼投掷燃烧的松果的一幕。当然,在1970年代的时候,除了托尔金作品之外的文学和电影作品中也还是会频繁的出现火球术,不过Patt可是第一个将火球术作为一种游戏元素使用在中土设定中的人。

另外,相较于文学上的发端,火球术的出现也许更需要感谢现代设定的战争游戏中的野战炮这种武器,毕竟Patt和他的朋友们也在玩这类游戏。

虽然托尔金当时正大行其道,不过那时候确实没有几个人在玩奇幻题材的战争游戏。然而Patt的规则设计还是在1970年于费城举行的战争游戏大会中赢得了“最佳游戏奖”。不过他后来考上了研究生,还发现了生活中有更实际的事情要做。幸好在彻底放下战争游戏之前,他在一家当地的杂志上发表了自己那只有两页的中土游戏规则草稿,然后这套规则通过当时规模尚小的玩家群体一路传播到了威斯康辛州。

火球术的商业化

当Patt的规则集开始流行时,在威斯康辛州的日内瓦湖畔,Gary Gygax和他的朋友Jeff Perren已经开始设计一套中世纪设定的战争游戏系统。那时的战棋游戏界,大家都会彼此借鉴设计,在以非商业用途的前提和互相协作的默契下调整并更改他人的设计。不过Gygax对于他的作品有着非常狂妄的野心,他打算拿他的战争游戏规则设计来卖钱。他将自己已经设计好的骑士比武、城堡攻防、以及其他要素和从Patt那里借鉴而来的奇幻规则设定进行了结合,并将其印成了薄薄的小册子进行售卖,这款游戏就是《Chainmail》(1971)。

《Chainmail》是第一款进行商业销售的奇幻战争游戏设定集。其中将法师这个职业设计成了更为强大的施法角色。除了火球术以外,法师还可以施放一个可以击穿多名敌人的“闪电术”,以及一系列进行照明、致盲、或召唤元素生物为法师战斗之类的辅助型法术。《Chainmail》从托尔金体系之外的奇幻文学中吸取了很多灵感,在游戏中加入了更多的怪物,例如有自愈能力的巨魔,从而让你可以使用火球来统统轰杀至渣。

对于那个时代的一款战争游戏来说,《Chainmail》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款游戏卖出了数千份,并在1972年不得不进行了再版印刷。在第二版中,游戏已经开始为法师职业设计了拥有不同程度能力的等级,规则中将其统称为“施法者”(magic-users)。在早期接触到《Chainmail》规则的人中,有一名生活在双子城的玩家,Dave Arneson。他将这套规则改造成了当地人爱玩的游戏,更注重于小规模的冒险者队伍勇闯地下城,挑战怪物并夺取宝藏。当Arneson意识到他这套东西很特别之后,他联络了Gary Gygax,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开始设计一款新的游戏。

火球征服70年代——以龙与地下城之名

Gygax创立了一家名叫 Tactical Studies Rules 的公司,简称 TSR,并发布了他和Arneson一同开发的新游戏系统《龙与地下城》(1974)。在《龙与地下城》里,法术不再是由你控制的法师单位所进行施放,你而是要扮演一名法师,自己施放这些法术。这种新的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向世界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它在1970年代结束之前彻底的改变了游戏的方式。

《龙与地下城》将火球术描述为“一道由施法者指尖突然发出的飞弹”,并且会“发生爆炸,在二十米(原文为英尺)范围内造成伤害”。原始的规则集还警告玩家“在狭窄的空间内,火球会变为该空间的形状(被拉长之类的)”,早期的游戏报告中满是荒唐的失误,多是施法者在狭窄的地下城走廊中施展火球术,却烧死自己的半支队伍。而由于龙与地下城率先引入了经验值和等级的概念,我们也不意外的看到其中火球术的伤害会随着施法者的等级提升而增加。

在市面上,火球术的设计也蔓延到了其他《龙与地下城》的模仿作品或改编版本中。比如说,火球术就出现在了《Chivalry & Sorcery》(1977)这款游戏中。而随着《高级龙与地下城》的推出,施法也有了额外的材料需求,比如说要施展火球术,就需要“一枚由蝙蝠粪和硫磺组成的球”。高级龙与地下城规则同时也引入了“延时爆炸火球”这种法术,施法者可以将火球爆炸的时间坚持几个回合,让自己和队友可以撤至爆炸范围之外。所有的魔法物品都可以用来施展火球术,短魔杖、长法杖、头盔上镶嵌的宝石、项链、神奇立方体、卷轴、更不用说传说中的法宝了。

一时之间,火球无处不在。

火球术入侵主机和家用电脑

在《龙与地下城》发布之后的那一年,早期的电子游戏改编渐渐掀开帷幕。那个时代的作品完全是一片混乱。由于那时的游戏大都是由毫无市场观念的学生在大学的电脑系统上编写,许多游戏到后来都落了个作者不详的下场,而且大多只是潦草的命名为“地下城”或“DND”,只是偶尔有些脑筋偏执的学生为了让电脑管理员不发现这些游戏而选用“pedit5”这样的代号来命名。

这些早期的电脑游戏大多没有加入火球术,理由大概是因为编写一个能造成范围伤害的法术比编写“魔法飞弹”这种单一目标的法术要困难的多吧。70年代的游戏中有那么一款却着实的设计了火球术,那是由Dan Lawrence编写的一款业余“DND”游戏,多年以后也以《Telengard》(1982)之名进行了商业发售。不过,早期在家用电脑平台上发行的商业角色扮演游戏,比如《Temple of Apshai》或《Akalabeth》(也就是Ultima,创世纪的前身)等等经典作品,并没有给玩家施展火球术的机会。Strategic Simulation Inc. (SSI)在他们早期发行的电脑角色扮演游戏、比如《Wizard’s Crown》中加入了火球术,而当他们获得龙与地下城的媒体资产授权以后,这个法术也出现在他们著名的金盒子系列游戏中,例如《Pool of Radiance》(1988)。

TSR自己推出过一款电脑游戏,叫《Dungeon》(1982),这款游戏是由他们在1975年推出的一款同名桌游改编而来(同样也是基于Chainmail开发,算是龙与地下城的姐妹篇)。我们可以在这款电脑游戏中看到早期对于火球术的图像刻画。其中以视觉形式呈现了法师向敌人,比如巨型老鼠等,施展火球术或者闪电术的经典画面。

火球术在“3D龙与地下城”活动中突破了次元之壁

那些在大学电脑房里废寝忘食想要为《龙与地下城》赋予生命的宅男们也终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的。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将《龙与地下城》改编为户外游戏的团队是UCLA的电脑俱乐部。他们相约在马里布的一个公园里,一起进行他们称为“Wilderness Tourney”(1978)的游戏。在那时,还没有人称这类活动为真人角色扮演游戏,或简称LARP,而是称为“3D龙与地下城”之类的名字。

当然,早在龙与地下城出现之前,人们就会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在树林子里用模型武器互殴。一个名为Society for Creative Anachronism的社团从1966年起就开始做这种事情了。早期许多对龙与地下城的改编都是由这个社团进行的,于是人们难免会开始尝试以类似的方式进行龙与地下城的实景演出。

虽然这个SCA社团在中世纪角色扮演上经验非常丰富,但是要实现施法,这就需要创意了。《Wilderness Tourney》规定“火球术应使用以彩色纸带包裹的网球”。目的是为了在法师以这样的网球击中目标时,彩色纸带会散开来,进而有可能触碰到附近其他的玩家,以模拟火球术的范围伤害效果。

《Wilderness Tourney》假定一名裁判会仔细观察,并判断扮成怪物的玩家是否被击中,毕竟他们穿着臃肿的服装,自己可很难判断。《Wilderness Tourney》这类活动最终启发了整个LARP(真人角色扮演)文化,都开始使用没有伤害性的抛射物来模拟远程法术。(不过我们不能否认LARP中的火球术最后被闪电术给抢走了风头)

集换式卡牌游戏也燃火啦

当威世智在1993年发行《万智牌》时,他们将火球术带回了桌面游戏界,这一次却是以集换式卡牌的形式回归。《万智牌》的整个怪物和技能设计都是从桌面奇幻角色扮演游戏中借鉴来的,特别是《龙与地下城》。这款卡牌游戏将火球术介绍给了全新的一代玩家。

《万智牌》保留了火球术伤害随着施法者的成长而增强的设计,而且火球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多个目标造成伤害。不过由于万智牌中没有经验等级的概念,法术的威力由玩家通过横置地牌或神器牌等而消耗的法术力来决定。在万智牌中,火球术的起始消耗为一点红色法术力,同时施法者可以通过消耗更多的法术力来增加法术的伤害输出。法术造成的伤害可以平均的分摊在任意数量的目标上,就好像是在造成范围伤害,只是每击中多一名目标,就需要多消耗一点法术力。

自然而然,只要火球术出现在了集换式卡牌领域的旗舰作品中,它也就难免会扩散到其他万智牌的仿冒作品中。当DND的研发方TSR推出竞品《Spellfire》时,这款游戏中也有自己的火球术,这个法术可以消灭所有的低级敌方生物。不过在此时,TSR已经遇到了经营上的困难,不久之后,这家公司,连同龙与地下城这款产品,都被放到了市场上待价而沽,而最终威世智在1997年收购了他们。在那之后,威世智又发布了三个DND的大版本,以及无数的万智牌牌组,在其中火球术始终是核心的系统元素。

《魔兽争霸》以及之后游戏中的火球术

到了1990年,火球术已经出现在了如此之多的桌面和电脑奇幻游戏中,以至于其发源地、例如《Chainmail》之类的战争游戏已经被遗忘了。随着电脑游戏演化得越来越复杂、设计师们继续将这门法术推向新的境界,并为其赋予更为戏剧化的视觉呈现方式、以及模拟其效果的复杂系统。

以暴雪的《魔兽争霸》和《暗黑破坏神》为例,在最初的游戏《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中,兽人术士就可以学习火球术。而在这一即时战略系列游戏的第二部作品中,火球术变成了法师的法术,于是人类也可以使用了。在那之后,《暗黑破坏神》中的术士(当然也包括之后的女术士)也学会了施展火球术,并利用其可以造成范围溅射伤害的特性来实现群体杀伤的效果。而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魔兽世界》中,火球术成为了法师职业的主打技能,并额外得到了可以造成持续伤害的能力。

暴雪的游戏可以作为有趣的个案进行研究,不过我们也可以轻易地盘点火球术在《上古卷轴》、或是《龙腾世纪》、或其他很多游戏中的故事。到了现在,玩家们都认为火球术应该爆炸、将多名敌人同时掀翻在地、让敌人身上着火、造成持续的伤害、让场景中的道具四散飞开、并在屏幕上留下一片让人爽快刺激的火焰地狱。

如果你想要体验老式的火球术,而又懒得去折腾桌面游戏那一套,你可以在暴雪的《炉石传说》中使用火球术来造成直接伤害。不过模拟式桌面游戏的伟大之处在于,你可以以其原始的形式进行游戏,没人可以给桌游来个游戏更新,改变它的玩法。你可以只费一点点事,就以Leonard Patt在1970年所设想的那种方式来体验他的中土规则。

无论你更喜欢什么形式,火球术的烈焰永远会照亮游戏的世界。

文BY Jon Peterson 译BY 十字星翻译工作室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